
公众号:
仙桃人民医院微信二维码

公众号:
仙桃人民医院支付宝二维码
返回顶部
篇二 精研医术护健康
在生死时速的急危重症救治中,每一分钟都关乎生命。
仙桃市第一人民医院(以下简称市一医)通过聚力建设急诊急救“五大中心”、深耕省级临床重点专科、持续推行“一站式”多学科诊疗(MDT)模式,并深度对接省级优质医疗资源,持续优化救治流程,提升疑难病症诊疗能力,让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效、优质的医疗服务,为江汉平原地区群众的生命健康筑起坚实防线。
01 建强“五大中心” 畅通急危重症生命通道
今年5月,市一医卒中团队上演了一场扣人心弦的“生死时速”。
面对一名突发严重脑梗的64岁患者廖女士,该院卒中中心救治团队立即启动绿色通道,快速完成评估,采用“药物溶栓+微创取栓”相结合方式,成功取出4块堵塞血管的血栓。仅用25分钟,成功救治一名突发严重脑梗的患者,刷新该院抢救同类急症的纪录。
术后24小时,廖女士症状明显改善,神经康复早期介入制定个性化康复方案,保障了患者后续神经功能的恢复。
“这次成功的抢救,充分体现了我们卒中中心‘时间就是大脑’的救治理念。”神经内科医师吴德峰说,“整个抢救流程无缝衔接,急诊科、麻醉科、放射影像科、介入手术室等多个部门的医护人员紧密协作,是创造这次生命奇迹的关键。”
这惊心动魄的25分钟,正是对市一医危重症救治体系建设成效的生动诠释。
针对心脑血管疾病、严重创伤、高危孕产妇及新生儿危重症病死率高的特点,近年来,市一医着力打造急救“五大中心”(即胸痛中心、卒中中心、创伤中心、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和危重儿童及新生儿救治中心)。
这些中心的建设打破学科壁垒,整合院前急救、急诊科、影像科、内外科及介入科等专科力量,构建了多学科协同一体化急救体系,形成强大合力,有效缩短危急重症救治的“黄金时间窗”。
胸痛中心功能成效尤为显著。2023年2月,该院胸痛中心首次通过国家级认证,综合救治能力达到国家标准。其核心救治指标“门球时间”(入院至球囊扩张时间)从平均120分钟降至70分钟,达到全省领先水平。10分钟内完成心电图、30分钟内手术准备就绪等“硬指标”成为常态。2024年,胸痛中心在急诊PCI(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)上成绩显著,居全省第4名,彰显了心血管急症救治领域的卓越实力。
卒中中心同样跑出救治“加速度”。自2018年7月启动卒中中心建设,该院开通“急诊溶栓绿色通道”,对脑卒中患者实行“先救治,后付费”原则。2020年,该院相继被授予国家和省级“综合防治卒中中心”。
“要让患者在最短的时间得到最好的治疗。”该院相关负责人介绍,目前,该院已创建三级卒中中心和高级创伤中心,急诊楼二楼设立独立的创伤外科病区,为患者救治提供有力保障。
02 深耕重点专科 引领疑难病症新突破
学科建设是医院发展的核心引擎。今年7月,市一医临床护理专科成功获评“湖北省省级临床重点专科”,成为该院第17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。此前,该院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已涵盖普通外科、重症医学科、妇科、眼科、儿科等核心领域。
这一突破标志着该院在学科建设、医疗服务质量与区域辐射能力上全面提升,也体现出该院各科室医学与人文的高度融合。
临床护理作为新晋省级重点专科,是市一医学科建设亮点的一个缩影。
神经外科创新“关爱促醒”方案,通过个性化音乐、呼唤式护理及家属协同,可促进昏迷78天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苏醒。肝胆外科将加速康复理念融入临床实践,显著改善患者术后康复与预后。心血管内科构建“医疗+护理+心理”多维度照护体系,筑牢患者心脏健康防线。急诊科践行“先抢救后补手续”原则,医护技一体、多科协作缩短急救响应时间。
市一医打造“一科一品”,凝练专科特色,为市民提供了更高质量的医疗保障。
近年来,该院对标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,坚持“以学科建设为核心”,实施“人才强科、技术立科”战略,系统化布局医疗技术队伍、科研教学、区域辐射力等,组建创建专班,制定中长期学科规划,持续提升临床专科能力。
依托重点专科建设,该院走出去、更引进来,在高难度技术和复杂手术领域不断取得突破,部分技术达省内先进水平。成功开展医院首例冠状动脉内旋磨术,心血管疾病治疗领域取得新突破;实施首例减重代谢手术,开启肥胖症治疗新篇章;实施首例经皮左心耳封堵术,成功为“颤动”心房撑起“保护伞”;成功挑战超低位直肠癌“保肛”极限,避免永久造口带来的痛苦;成功实施高难度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手术,成为复杂肝胆疾病诊疗领域一个重要里程碑……
03 推行“一站式”诊疗 铸就卓越医疗服务
挂一次号,就能获得多名专家“组团式”诊疗;在本地医院,每周与省级顶尖团队“云端”交班一一市一医通过推行多学科协作诊疗(MDT)机制和深度对接省级医疗资源,让疑难重症患者告别反复挂号、跨市奔波之苦,在家门口享受高效优质的“一站式”医疗服务。
“得益于多位专家来为我治病,心里一直都很踏实。”不久前,肺癌晚期治愈患者邓先生定期复查,结果显示未见肿瘤复发转移,邓先生很是感慨。
4年前,邓先生在市一医确诊肺癌。该院组织放射影像科、肿瘤科、病理科、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、胸外科等多学科专家进行了3次MDT讨论,制定个体化方案,全过程、多学科追踪管理患者,逐步确定了治疗模式,最终成功实现“转化治疗”。自2021年3月手术后,该院MDT团队随访4年多,患者无复发转移。
“患者每一步的治疗方案,都是MDT讨论后共同决定的,要让疑难重症‘一站式’攻坚。”该院相关负责人介绍,MDT模式通过集中讨论、协同决策,显著缩短诊疗周期,避免误诊和重复检查,每个相关学科都对患者病情非常了解,让患者治疗拥有更强保障。
变“病人找专家”为“专家、资源围着病人转”,除MDT模式外,市一医还依托专科联盟,把专家请进来。从远程协作到手术带教,省级专家“常驻化”显著提升医疗服务水平,也惠及更多患者。
今年6月起,该院与武汉同济医院神经外科建立深度合作,包括技术帮扶、人才培养、资源共享等多个维度。每周五两院线上联合交班,实时讨论疑难病例;同济教授每周亲赴仙桃主刀高难度手术,指导查房,并开展专题讲座。
合作开展以来,市一医神经外科疑难重症救治能力大大提升,复杂病例实现“不出市”治疗,减轻了患者转诊负担。
为实现省级资源“零距离”,从2018年起,市一医先后与武汉大学中南医院、省人民医院、协和医院、同济医院、省肿瘤医院建立紧密联系,加入59个省部级医院区域专科联盟,进一步探索医、教、研、防合作模式,建立规范化、同质化的专科诊疗技术体系,真正让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省级优质医疗服务。
编辑 | 平 韦
责编 | 闻 达
审核 | 许 蜜
地址:湖北省仙桃市南城新区沔州大道中段29号 咨询电话:0728-3220999(工作时间)/ 3220079(休息时间) 传真: Email:1187831096@qq.com